by  Feng

 

篇將延續上篇格紋面料的世界詳盡介紹悶熱天氣的代表性格紋,嘉頓格紋 Gingham Check 與馬德拉斯格紋 Madras Check

 

 

嘉頓格紋 Gingham Check

 

在經典格紋中,有一款圖案總給人「簡潔、清爽、耐看」的印象,那就是以下要介紹的 Gingham Check(嘉頓格)。

 

 

它是一種平織的綿織物以白色為底,搭配單一顏色交織而成的格紋面料。

其最大的特色,在於格紋為等寬的方格排列,呈現整齊、對稱、節奏感鮮明的圖案結構。

 

 

- 歷史背景

 

Gingham 的詞源可追溯至馬來語「genggang」,意指「條紋的」。

早期的 Gingham 並非方格,而是直條紋布。這種布料由印度與東南亞地區製造,於 17 世紀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引進歐洲。

 

 

進入 18 世紀後,英國與美國開始本土化生產 Gingham,並逐步發展出我們今日熟知的方格圖案。

最經典的樣式多為紅白或藍白配色,但隨著時間推進,各種顏色與尺寸的格子布都被廣泛使用。

嚴格來說,正統的 Gingham 應以白色為底,搭配單一色彩的垂直與水平線條,線條交錯後形成大小均一的方格,這正是其最鮮明的特徵。

 

 

19 世紀隨著美國紡織業迅速發展,Gingham 格紋布料因其價格親民、質地堅韌且易於清洗,迅速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國民面料」。

 

 

無論城市或農村,皆需穿著能應對工廠與農場艱困工作的服裝,而棉質 Gingham 格紋恰好同時兼具實用性與耐用性,因此廣泛被用於製作工作服、校服、以及各類家用織品。

 

 

1939 年,朱迪‧加蘭(Judy Garland)在電影《綠野仙蹤》中身著一襲藍白格子連身裙,這一幕使 Gingham 從日常布料正式躍升為經典符號,徹底奠定其在時尚史中的地位。

 

 

 

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的第27張單曲作品「格子花紋」(ギンガムチェック、Gingham Check

 

雖然 Gingham Check 起初只是日常生活中平實的布料,但憑藉強烈的視覺標誌性,它在文化與時尚史上始終占有一席之地。

1950 年代的美國,隨著戰後家居與休閒風潮的興起,Gingham 被賦予「健康、清新」的象徵意義。

法國女星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更曾以粉紅色 Gingham 婚紗出嫁,進一步將這種布料塑造成浪漫與鄉村美學的代名詞。

 

 

1959年6月18日,雅可・契瑞爾 (Jacques Charrier) 和碧姬.芭杜 (Brigitte Bardot) 結婚日。

 

- 實穿搭配性


在服裝史的另一個篇章裡,Gingham Check 襯衫更成為 Ivy Style 的經典元素。搭配針織領帶與海軍藍 Blazer,塑造出輕盈又知性的紳士形象。這種結合了清爽、學院的風格,使 Gingham 不僅是布料,更是一種跨越時代的風潮。

 

 

在日本男裝界,Gingham 被廣泛運用於日常襯衫設計,作為 Smart Casual 穿搭的基礎款,風格活潑穩定而不呆板。

 

 

大家喜愛的義大利品牌 Giannetto,旗下當然也少不了Gingham Check。胸前的太陽刺繡 Logo顯現夏日義式的度假氛圍。

 

除了能輕鬆融入 Smart Casual 打扮外,鎌倉襯衫 Classics 美式復古系列,以 50 年代美國氛圍為靈感,重現經典開領襯衫的風格。

寬鬆美式的方正剪裁,胸前雙口袋的細節,以及帶有率性弧度的領型,將粗獷與優雅巧妙平衡,營造出夏日專屬的自在與精緻。

 

 

Gingham Check 正是「簡單即經典」的最佳體現。它不需複雜設計或誇張的配色,僅以兩色交織,即能構築出一個有秩序、有風格的格紋世界。

從歷史底蘊到現代實穿性,Gingham 襯衫已不僅僅是一種花紋,更是一種輕鬆的日常選擇。

 

 

馬德拉斯格紋 Madras Check

 

 

另一種悶熱天氣的代表性格紋,充滿東方異國情調,色彩鮮明且略帶不規則的紋路即是以下要介紹的 Madras Check(馬德拉斯格紋)。

 

- 歷史背景

 

Madras(馬德拉斯)格紋是一種起源於印度清奈(舊稱馬德拉斯)的彩色格子布料,以其自由變換、不對稱的鮮豔色彩和圖案為主要特徵,手感粗糙且色彩多變。

馬德拉斯格子最早的形式是一種簡單的手工編織布,由從當地樹木皮尖提取的柔軟纖維製成。這種布料被剪成36英寸的方塊,並用木版印刷鮮豔的圖案。

 

 

 

12世紀,當地漁民和農民將這些方塊布當作圍裙(一種圍在腰間並延伸至腳踝的紗籠)。

 

- Madras(馬德拉斯)格紋的特色:

 

色彩鮮豔:通常使用三種以上的顏色,色彩鮮豔、充滿異國情調

格子不對稱:格子圖案自由變化,不對稱,充滿動感。

手感粗糙:布面可能出現紗支粗細不均、布料表面不平整等情況,帶來獨特的觸感。 

褪色與變化:布面顏色在洗滌後有部分褪色、暈染,這也是其自然質樸的特色之一。 

 

 

13 世紀時,馬德拉斯格子布已隨著貿易傳入中東與非洲,常被當作頭巾使用,並沿著絲綢之路一路銷往亞洲各地與歐洲。

然而,真正推動馬德拉斯格子布進入大規模生產與國際出口的轉捩點,來自歐洲殖民者的到來。

1612 年,荷蘭人在馬德拉斯建立貿易站,並自卡利庫特開始大量採購印花棉布,開啟了這段跨國貿易史。

 

戴著格子頭巾的加勒比海婦女

 

正宗的馬德拉斯布,正反兩面圖案皆一致。它質地柔軟、透氣,特別適合炎熱潮濕的沿海氣候。所用棉紗取自當地短絨毛品種,經手工梳理後自然形成明顯的竹節。這些獨特的竹節與細微瑕疵,正是手工製品的魅力所在,為布料增添了溫潤的手感與真實質感。隨著技術演進,印度織工逐漸放棄木版印花,改以植物染料先行染紗,再透過手工織造,呈現出經典的馬德拉斯格紋圖案。

 

 

以手工織佈在平紋細布上織造而成(原馬德拉斯貿易公司)

 

1640 年,東印度公司發現了馬德拉斯格子的美麗和受歡迎程度,並開始將其出口到其他殖民地,例如美國和非洲。

這種平紋織物曾是西非婦女的嫁衣布料。

 

在北非,人們早已將這種布料稱為「Injri」(真正的馬德拉斯格紋紡織品)。當葡萄牙商人把它自印度帶到西非後,它在當地掀起更大的風潮。

自 17 世紀起,非洲皇室與富裕階層被它的鮮明色彩和獨特外觀深深吸引。

透過不斷的貿易往來,布料很快成為雙方財富的來源:非洲人將它賣給西方商人,換得生活所需;而西方商人則用它換取黃金與鹽等珍貴資源。

布料的地位逐漸高漲,甚至被視為與人命等值,這殘酷的一面,在 19 世紀的奴隸貿易中赤裸顯現。

 

 

馬德拉斯布料傳入美國

 

馬德拉斯傳入美國有許多不同的途徑,其中最著名的一則故事與英國總督伊萊休·耶魯(Elihu Yale)有關。

18 世紀初,他在擔任英國東印度公司駐印度馬德拉斯的總督期間累積了鉅額財富。1718 年,康乃狄克州紐黑文新建的學院向多位英國總督尋求資助。耶魯慷慨捐贈了金錢、書籍以及精美的馬德拉斯格紋布料。這份捐助對學院而言意義重大,以至於校方決定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便是今日舉世聞名的「耶魯大學」。

不久之後,馬德拉斯布料逐漸進入美國時尚領域。

 

 

- Ivy Style 中的 Madras

 

20 世紀中期,常春藤盟校的時尚在美國校園中蔚然成風,並孕育出一種至今仍具影響力的學院風格。在這場潮流裡,馬德拉斯布料成為不可或缺的元素,特別是馬德拉斯短褲,更是常春藤學生衣櫥中的標誌性單品。

 

 

1965年出版的日本著名書籍《Take Ivy》。

 

 

 

1966 年,身穿馬德拉斯西裝的學生們走在馬薩諸塞州米爾頓的米爾頓學院校園裡。

 

常春藤盟校的學生們往往在暑期前往海濱度假,或投入各種休閒活動,他們追求的是既舒適又時尚的夏日穿著。

馬德拉斯短褲完美地滿足了他們的需求。輕盈透氣的面料,加上鮮豔的色彩和活潑的格子圖案,使馬德拉斯短褲成為輕鬆優雅夏日美學的理想之選。

此外,馬德拉斯襯衫和短褲在校園裡也越來越受歡迎,這在1965年出版的日本著名寫真集《Take Ivy》中有所體現。這本書捕捉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大學生中盛行的常春藤聯盟風格和文化,成為了一部備受追捧的經典之作,並成為時尚文學中極具影響力的經典之作。

 

 

 

英國知名攝影師 Jamie Ferguson 身穿燈芯絨套裝內搭 Madras 襯衫。

 

 

創立全球知名男裝部落格 Permanent Style Simon Crompton

 

 

展現純正美式復古韻味的鎌倉襯衫經典 Classics 系列,跳脫以往常見的鮮豔色彩,以深色系的布款,透過低調拼接展現出更內斂沉穩的 Madras 氛圍。

將傳統 Ivy Style 注入現代感,以夏日短褲與拼接外套的組合,打造出獨特又實穿的季節風格。

 

 

提到 Madras 當然不能少了 Original Madras Trading Company 這個品牌,Permanent Style 也發布了一篇文章介紹。

除了是正宗的全手工編織織造,還是在印度南部馬德拉進行。
內文也提到,世界各大品牌如 Ralph LaurenBrooks BrothersJ Press 等,也都是 OMTC 的客戶。

 

 

 

對了~這個品牌我們也有進,僅剩少量現貨。

 

同場加映:

 

由於馬德拉斯格紋外觀與蘇格蘭格紋相似,馬德拉斯格紋織物或許受到 19 世紀蘇格蘭軍團駐紮印度南部期間所穿格子呢的影響。

不過,與蘇格蘭格紋精緻的羊毛質地不同,馬德拉斯布料以植物染料染色,呈現出更為樸實而自然的質感。

 

蘇格蘭格紋vs馬德拉斯格紋:

不仔細看會覺得兩種格紋似曾相識,而 Madras 正是由 Tartan 改良而來。

英國作為格紋的發源地,將蘇格蘭格紋帶入印度,當地工匠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造,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 Madras 格紋。

 

 

Tartan

格線較規律、對稱性強,通常有明確的「重複單位」(sett)。

傳統以羊毛織造,織法偏厚實緊密,較有秋冬季節感。

視覺上呈現正式、傳統英倫的感覺。

 

Madras

格子較隨興、顏色鮮豔活潑,帶有不規則感。

多以純棉(輕薄、不經過定色處理)織造,布料通風透氣。

活潑明亮的視覺,常見色彩(橘、粉、黃、綠),適合夏日休閒服裝。

 

馬德拉斯格紋與蘇格蘭格紋在結構上的規整相似,Madras 格紋在色彩上則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大量運用印度特有的鮮明色彩,色調純度高、明度強烈,更加奔放與熱情。

其顏色組合與排線方式也更為多變,營造出一種輕盈、跳脫且富有熱帶風情的視覺效果。